网页制作 发布日期:2025/1/13 浏览次数:1
本文主要介绍字体加载优化的常用策略,大部分内容为引用和翻译。
一、 font-face基本用法
font-face的基本用法想必大家都是知道的,基本上就是类似这样:
@font-face { font-family: Lato; src: url('font-lato/lato-regular-webfont.woff2') format('woff2'), url('font-lato/lato-regular-webfont.woff') format('woff'), url(font-lato/lato-regular-webfont.ttf) format("opentype"); } p { font-family: Lato, serif; }
这样就可以使我们的网页用上自定义字体了。 除了font-family 和 src属性之外,还拥有font-style以及font-weight属性。 src可以指定多种字体,会按顺序依次适用,比如上面的示例中会先加载woff2字体,如果失败再加载woff字体,否则加载opentype字体。 src所支持的字体可以有以下类型:
src参数带不带引号都可以,参数的格式不同含义也不尽相同,比如下面:
src: url(fonts/simple.woff); /* 加载simple.woff,地址相对于样式表的地址 */ src: url(/fonts/simple.woff); /* 加载simple.woff,地址是网站的绝对地址 */ src: url(fonts/coll.otc#foo); /* 从coll.otc字符集中加载foo字体 */ src: url(fonts/coll.woff2#foo); /* 从coll.woff2字符集中加载foo字体 */ src: url(fonts.svg#simple); /* 加载id 为'simple'的SVG字体 */
src中加载的字体地址受跨域的约束,如果想跨域加载字体,需要设置CORS。
这就是font-face的最基础的用法。 接下来我们会进一步分析font-face的用法,并尽可能的找出优化策略。
二、 什么时候会下载字体?
上面讲了字体的基本知识,那你有没有想过,字体是在什么时候下载的呢?当我们仅仅在CSS中定义如下样式的时候, 页面加载,字体会自动下载吗?
@font-face { font-family: Lato; src: url('font-lato/lato-regular-webfont.woff2') format('woff2'), url('font-lato/lato-regular-webfont.woff') format('woff'), url(font-lato/lato-regular-webfont.ttf) format("opentype"); }
很遗憾,字体并不会下载。 通常情况 下,只有当我们的页面元素用到了font-face中定义的字体的情况下,才会下载对应的字体。
注意: 这里我们说了是通常情况,这是因为,IE8在只要是定义了font-face,即使页面元素没有使用对应的字体,也会下载。
在其它浏览器中也不尽相同,
比如在 Firefox 和 IE 9+ 中,遇到如下情况也会下载字体:
html
<div id="test"></div>
css
#test { font-family: Lato; }
有什么特别之处呢? 你可能注意到了,这个元素虽然使用到了font-family: Lato样式,但是这个元素并没有任何文本啊!!!。 按照我们的理想情况,应该是,只有有文字内容才会去下载字体嘛。 而这就是Chrome, Safari (WebKit/Blink 等)浏览器的行为。
Chrome, Safari (WebKit/Blink 等)浏览器只有在如下类似情况才会去下载字体:
html
<div id="test">这里是有文本的哦</div>
css
#test { font-family: Lato; }
所以总结一下,不同浏览器下载字体的策略:
那你可能会问了,如果我们的DOM元素是通过动态插入的呢?比如:
var el = document.createElement('div'); el.style.fontFamily = 'open_sansregular'; document.body.appendChild(el); el.innerHTML = 'Content.';
答案是一样的,它的下载策略如下:
var el = document.createElement('div'); el.style.fontFamily = 'open_sansregular'; /* 到这里,IE8就会开始下载字体 */ document.body.appendChild(el); /* 只有到这里,Firefox, IE 9+ 才会开始下载字体 */ el.innerHTML = 'Content.'; /* 只有到这里,Chrome, Safari 才会开始下载字体 */
三、 FOIT(Flash of Invisible Text)
FOIT是浏览器在加载字体的时候的默认表现形式,也就是在字体加载过程中,页面是看不到文本内容的。在现代浏览器中,FOIT会导致这种现象出现至多3秒。FOIT会导致很差的用户体验,这是我们需要尽量去避免的。
四、 FOUT(Flash of Unstyled Text) 与 font-display属性
FOUT意思是在字体加载过程中使用默认的系统字体,字体加载完后显示加载的字体,如果超过了FOIT(3s)字体还没加载,则继续使用默认的系统字体。
IE浏览器和Edge不会等待FOIT超时才显示默认字体,会立即显示默认字体。FOUT比FOIT好,但是需要注意它引起的reflow.
那么要想使浏览器有FOUT行为,我们需要在设置@font-face的时候给它加一个属性:font-display。 font-display默认是auto, 可选属性与含义如下:
一般设置成fallback和optional即可。
五、 preload
在页面加入下面这个代码以便更快的加载字体:
<link rel="preload" href="font.woff2" as="font" type="font/woff2" crossorigin>
通常和最基本的字体用法配合使用
六、 字体转 BASE64URI
这种方法就是将@font-face中定义字体时的路径直接改为字体的base64编码。
优点: 这种做法的优点是不会产生FOIT和FOUT。所以也不会有reflow和repaint. 缺点: 字体转成base64也会很大,会影响页面首次加载速度。不支持逗号分隔的形式加载多种格式的字体,只能加载一种格式字体。这导致你为了尽可能保证所有浏览器都可以兼容,通常会指定为woff格式,因为woff格式兼容性好,但是却没法使用更小体积的woff2格式,因为woff2格式兼容性差点。
七、异步加载BASE64格式URI字体
这种方法就是通过异步的方式插入带有BASE64格式URI字体的CSS链接。
八、使用Font Load API + FOUT + class切换
这种方式是期初并不使用用到@font-face的class,然后用Font Load API加载我们想用的字体,然后切换相应的CSS即可。Font Load API是原生的API:
document.fonts.load('1em open_sansregular') .then(function() { var docEl = document.documentElement; docEl.className += ' open-sans-loaded'; }); .open-sans-loaded h1 { font-family: open_sansregular; }
当然这种方法需要考虑浏览器兼容性的问题。
九、 FOFT(Flash of Faux Text)
FOFT会把字体的加载分成多个部分,首先加载罗马网络字体,然后会在加载真实的粗体和斜体的时候立即使用font-synthesis属性渲染粗体和斜体的变体。
这种方法是基于[ 使用Font Load API + FOUT + class切换
]这种方式的,非常适合加载同一种字体但是不同粗细,字形的场景,比如罗马、粗体、斜体、粗斜体等。我们将这些字体分成2阶段: 第一阶段是罗马字体,然后立即渲染人造粗体和斜体,最后(第二阶段)用真实字体替代。这里面还可以使用sessionStorage优化访问重复视图的场景。
十、CRITICAL FOFT
CRITICAL FOFT和标准的FOFI的唯一区别就在于第一阶段罗马字体的加载,CRITICAL FOFT不会加载罗马字体的全集,只会加载它的一个子集(比如A-Za-z0-9),全集会在第二阶段加载。
十一、CRITICAL FOFT WITH DATA URI
这个和CRITICAL FOFT的唯一区别就是罗马子集字体的加载方式,前面是用Font Load API完成了,这里会将马子集字体硬编码成BASE64 URI的形式加载。
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,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,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