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基础 发布日期:2025/1/16 浏览次数:1
汉卡硬件用来存储汉字字库并提供高速汉字显示功能,当使用者用键盘输入汉字的编码时,汉卡软件会自动将它们转换为汉字或词组,然后进入计算机进行处理,最后,包括汉字信息的处理结果可以在显示器上显示或打印出来。
什么是“汉卡”?
最近经常看新闻的网友想必都收看到司马南怼联想柳传志的消息。其中有涉及到“汉卡”这个概念。现在很多人不知道“汉卡”是怎么回事?本文就来普及一下。
1981年IBM公司推出了第一台商用微型计算机IBM-PC,从此计算机不仅运用科学计算和数据分析也逐步走入家庭,走入普通人的生活中。
当微型计算机进入中国时,面对不同的语言环境,出现了很多问题。
当时的电脑运算水平较低,并且处理中文信息时非常慢,如何解决汉字信息处理的问题,成为了倪光南下一步研究的重点。
让我们先来一个感性认识,看一下当时电脑的主板是这个样子的。
我用红框表示,这些插槽,也就是所谓的扩展槽。你可以看到当时的主板制造商确实良心啊!一下子提供了这么多扩展槽。
当时你要显示图像可以插显卡,如果你要听音乐可以插声卡,收看视频有视频卡,收看股票信息有股票卡,为了处理汉字当然需要插汉卡了。
图一所示的汉卡就可以插到这些插槽上进行功能扩展–处理汉字了。
汉卡硬件用来存储汉字字库并提供高速汉字显示功能,当使用者用键盘输入汉字的编码时,汉卡软件会自动将它们转换为汉字或词组,然后进入计算机进行处理。
最后,包括汉字信息的处理结果可以在显示器上显示或打印出来。
早期的计算机使用中,因为计算机的处理能力有限,为了提高计算机的效率,减少在汉字输入过程中对存储器的频繁访问,研制了汉卡。
使用汉卡可以有效的提高计算机的速度,尽可能的减少占用计算机内存空间。因为那个时候内存也贵。
但汉卡存在与其它硬件冲突的问题(需要有经验的维护人员进行中断号码的修改)。随着计算机硬软件技术的进步,计算机的处理能力有了飞速的提高,因此汉卡的使用越来越少。
到了90年代中期之后,486微机加上Windows 3.2操作系统就可以不需要汉卡辅助,很好地支持汉字处理,而且还几乎没有附加成本,此后,汉卡和各种卡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。
这些是信息历史发展的产物,今天也是倪光南和联想公司的纠葛所在。